此本《新刻統會諸家風鑒全像人相全編》明末葆和子撰,共12卷,卷首爲《新刻統會諸家風鑒補圖心傳相法》。其内容爲相面、命理術數相關的彙集編本。頁面版式多爲上圖下文,其版畫風格屬于明代福建建陽(潭陽)書坊版畫。此本爲明崇祯17年(1644)積善堂陳玉我刊。
相學是通過觀察分析人的形體外貌、精神氣質、舉止情态等方面的特征來測定,評判人的禀性和命運的漢族傳統學問。認爲相是命運的一種顯現形式,人相必然體現着命運。
建陽版畫的藝術特點是民間氣息十分濃厚,雕刻風格古拙、剛勁、清新、樸實, 如 “沙畫”。其喜上圖下文,有時也采用合頁連式
明代建陽書坊稱爲“書林”、“建邑書林”,建陽亦稱“潭陽”,所以也有稱爲“潭陽書林”、“潭邑書林”或“閩建書林”,都說的是建陽刊刻版本。據資料統計,明代建陽地區有姓名可考的刻書家有:餘、劉、熊、肖、陳、黃等約130家;書肆約60家,經營刻書達650種。
風鑒原意指人的風度和見識。《晉書》卷五十四《陸機陸雲傳》:“觀夫陸機、陸雲,實荊之杞梓……風鑒澄爽,神情俊邁,文藻宏麗,獨步當時。”在相學中則指以風貌品評人物,即相術之别稱。
微盤下載:新刻統會諸家風鑒全像人相全編.12卷.明葆和子撰.崇祯17年積善堂陳玉我刊.1644年
百度雲下載:新刻統會諸家風鑒全像人相全編.12卷.明葆和子撰.崇祯17年積善堂陳玉我刊.1644年
評論0